不论是即将步入养老时代,还是在雾霾天下谋求生存,人们对医疗健康领域的迫切需求,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经历去年PE/VC主动在医疗健康领域砸重金找项目后,今年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项目的选择上趋于理性谨慎,融资规模和数量比去年大幅减少。
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医疗健康融资规模合计8.57亿美元,仅和2013年第一季度8.23亿美元的融资规模相差无几。不过,长期在医疗领域一级市场打拼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领域可开拓空间还很大。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投资遇冷,资金寻找优质项目热情还在继续升温。融资环境转冷进入今年以来,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锐减是不争的事实。
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医疗健康行业融资规模分别为2660万美元、3.34亿美元和4.97亿美元,三季度国内共发生16起融资案例,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为3103.75万美元,环比上升48.5%,同比上升60.12%。从数据可以看出,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量虽然不及去年同期,但单个项目的投资额度却同比攀升,这说明风投选择项目上更加精益求精。国内医疗改革推动的医疗行业的预期成长依然值得期待,具有成长性、独特性、改善性的医疗项目依然深受追捧。
在医改大浪潮中,想要获得稳定、可观的收益,投资企业的规模、实力、技术和发展前景等必定是VC/PE深思熟虑的因素。短期来看,医疗健康领域或许遭遇融资瓶颈,但国内医疗健康市场容量太大,资本对市场的热度还没有释放完全。VC/PE不仅依靠IPO模式退出,还可以利用并购重组等方式参与一级市场,极大地刺激投融资需求,长期来看医疗健康领域依然有发展潜力。从二级行业获得投资数据来看,资金对医药领域的投入依然热火朝天。投中数据显示,三季度VC/PE共发起6起投资,投资金额合计2.55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4250万美元,无论融资数量还是单笔融资规模医药行业独占鳌头。原因在于,一方面国内纯靠研发的药品投入太大,药物研发公司稀缺导致稀缺、独特的药品估值相对其他更高;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研发时间上投入不够,只能靠并购注入资产的方式获得新产品,也推高了医药项目的估值水平。对于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来说,技术壁垒和政策钳制让这两个细分领域成长遭遇“天花板”,因此,投中分析人士认为,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很难突破医药行业的发展劲头。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