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是注射剂的一种,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剂型。中药注射剂是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等注入人体的制剂。中药注射剂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而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此起彼伏,严重的不良反应造成的危害较大,它的安全性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控制可能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诱因的可控阶段,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注射剂在用药原则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于稀释中药注射剂的输液应是说明书规定范围内的输液;
以下注射剂只可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参附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2、中药注射剂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配置;
目前,临床有将中药注射剂与氯化钾、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配伍,均有可能引起中药注射剂的不稳定,不应配伍使用。
3、注意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不宜超剂量使用;
由于超剂量使用可直接导致输液不溶性微粒增加,使发生血管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增加,因此须严格控制最大单次用量。临床医生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请参照以上用药原则,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降低因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而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总而言之,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中药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作用迅速的特点。中药注射剂在抢救神志昏迷、不能口服的重症病人和急救等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作用。不过,为了有效避免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我们需要格外注意上述的几点,才能更好的发挥在临床的重要作用。更多详情,可登陆东方医药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