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人们得饮食作息习惯的不合理及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为此,患有便秘不可大意,及早治疗及早恢复。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治疗
便秘的药物有:容积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渗透性缓泻药、促动力药以及5-HT4受体激动剂等。而使用药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图“一时之快”,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恢复生理性排便,所以便秘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十分谨慎。
1、刺激性泻药作用快,效力强,药物或者其代谢的产物可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增加。该类药主要有:果导、蓖麻油、大黄、番泻叶等。但要注意,此类药因为刺激肠黏膜和肠壁神经丛,并可能引起大肠肌无力,形成药物依赖,因而主要用于大便嵌顿和需要迅速。通便者,不宜长期应用。
2、润滑性泻药又称大便软化剂,此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如液体石蜡等。这类药主要的缺点是口感差,作用弱,长期应用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
3、渗透性缓泻药,如乳果糖,它不被人体吸收,通过细菌分解后释放有机酸在结肠起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糖尿病病人慎用。此类药的主要缺点是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
4、5-HT4受体激动剂,有替加色罗、聚乙二醇等,替加色罗对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疗效,特别宜于已经用过渗透性泻药和肠用纤维素仍无效的患者。聚乙二醇由于其不被肠道吸收,也不会在肠道内分解产酸,可用于成年人的多种原因所致的便秘。但该药不宜用于炎症性器质性肠病及未确诊的腹痛病人,服用此药时最好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
5、肠动力药是通过加强肠肌张力来发挥作用,但常需要与其他药联合使用。
综上所述,治疗便秘不能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还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并可多吃一些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心理疗法包括生物反馈疗法对于患肠易激综合征的便秘病人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对某些长期便秘用了多种药仍疗效不佳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