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药网! 医药分类
专属代理VIP渠道
您关注的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提交电话,厂家马上单独电话您价格!
药品频换“马甲”降价药难寻
发布日期:2012-05-18 | 浏览次数:

东方医药网    发改委决定从328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但对市民来说,却难有感觉,甚至感觉看病吃药越来越贵。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些廉价药一降价就消失,或者换个“马甲”再上市,但价格却高出了不少,让消费者直叫苦。

  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11月底发布的降价通知,降价名单中比较常用的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剂0.25g×24片规格的最高零售价为5元。当记者到药店去购买此种规格的二甲双胍时,省城多家药店销售人员都表示“店里没进这种货”,降价名单中其他规格价格在9元上下的也几乎没有货。其他规格的产品反而特别多,但价格却很贵,比如0.5g×30片的二甲双胍缓释片售价为28.6元。

    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记者发现,降价令中涉及的多种规格的药品在省城药店几乎难觅踪迹,即使有,规格也发生了变化,但价格高出规定限价数倍。

   “药厂通过改剂型、改规格再重新申请上市是有客观原因的。”据省城一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介绍,由于一种新药的研发投资大,研制周期长,很多药厂都没有积极性去做。每次降价令出来后,药厂必须要考虑盈利,因此改剂型、变规格就成了常用的手段。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药品因规格、剂型不同导致的价格差异过大,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就已经出台了药品差比价规则,规则对于治疗同一种疾病的同种药品,因剂型、规格或包装材料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或比值进行了详细规定。

药品的定价过程中哪些环节会出现问题?对此,一省级医院医务科负责人则表示,同一种成分的药,自身确实存在一些研发、工艺、流通及宣传方面的费用差距。像胶囊类就比片药工艺高一些,价高的药可能添加了一些无害但又十分必要的赋形剂,因此在剂量、价格方面有了差距。再加上一种药品定价上市要经过药监、物价等部门的审批,多龙治水,各部门利益存在,最终药品价格也千差万别。

“此外解决药品改头换面规避‘降价’必须从源头上进行规范,”他认为,在新药审批方面要切实改变一个品种上百家企业生产的局面,对于只改变剂型、规格就申报“新药”的药品应从严审批。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的基本药品目录和药品集中采购招标都是很好的做法,但关键是要严格把关执行,对于未入采购网的企业产品要坚决剔除,新药招标时要严格审核,做好备案追踪。  东方医药网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