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药网! 医药分类
专属代理VIP渠道
您关注的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提交电话,厂家马上单独电话您价格!
用价格鼓励药物创新
发布日期:2012-06-05 | 浏览次数:
东方医药网在第四届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自主创新再次成为今年医药卫生界“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目前,自主创新日益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而我国医药产业正面临着从仿制到创新的关键时期。而创新药物的价值能否在价格上得到承认,已经成为行业自主创新能否持续的关键。创新是企业发展活力的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医改进行了3年,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主创新的发展仅仅依靠基本药物是无法实现的。制药强国需要依靠一个强大的创新主体才能走得更远。全国政协委员、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强调:“中国医改的宏大工程不可能建立在羸弱的民族医药产业基础上,而是需要一个成熟、规范和强大的医药产业作为支撑。”虽然很多品牌企业在基本药物招标中遭遇一些不顺,但中国医药行业整体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因此,坚持质量第一和自主创新才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经过了1年,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已进行了至少一轮基本药物招标,创新药物的价格和质量的关系问题自然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关心的热点。对此,萧伟表示:“基本药物招投标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违背了药品的基本属性:第一是疗效,第二是安全性,第三是质量均匀性。这几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认同的话,招标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对于质量和价格无法统一的问题,刘革新认为问题并不仅仅出在招标上,而是当前我国制药行业存在着2套产品质量标准,即2007年之前的仿制药是仿标准(检验标准),2007年之后是仿产品(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临床疗效)。同时,还有2套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1998年版(老版)GMP和2010年版(新版)GMP并存。
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同质的商品不能在价格上作直线比较。刘革新强调:“我国医药行业具有多、小、散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企业长期陷于低水平重复仿制的路径依赖,同品种竞争激烈。如上所述,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在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不同药品生产的医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构成也并不处于同一水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