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药网! 医药分类
专属代理VIP渠道
您关注的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提交电话,厂家马上单独电话您价格!
药品招标政策:“双信封”受垢病转向预期明确
发布日期:2012-06-30 | 浏览次数:
东方医药网获悉2010年开始的基药招标运行不到两年时间,各种问题开始暴露,生产企业恶性竞争,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和群众用药安全,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务院基药招标“56号文件”大量采用了“安徽模式”做法,各省基药招标原则实际上是“质量合格,价格最低”,降价成为主流趋势,大量低价药中标。我们统计了山东、四川、广东等10省市中标结果,基药价格平均降幅超过40%,其中山东降价更是达到64%。
“双信封”在基药招标中争议最大。目前,各地对基药招标进行了反思,本轮基药招标风向标的安徽已开始出现重大转折。
2011年9月1日,安徽省开始执行《安徽中心卫生院增配药品目录(2011版)》。《增配目录》药品达5488种,增配药品不再招标,从新农合和医保目录中遴选。增配药品价格不高于最高限价,即安徽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目前在用药品的中标价,直接否定了之前“最低价中标”原则。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对基本药物中的独家品种、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基本稳定且市场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我们认为,通过制定统一价格,可以防止或规避低价恶性竞争和各省的比价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唯低价是取”的基药招标政策给医药产业和患者带来的伤害,未来国家基药招标将更注重药品质量和服务,统一定价对注重质量控制的品牌药企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非基药占整个药品市场比重超过90%,非基药招标将对整个制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2012年将是各省非基药招标的大年,目前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广东等9个省份已经确定2012年进行招标,还有10多个省市可能招标。
投资者和制药企业担心基药招标的一些规则,如“双信封”会被非基药招标采纳,市场认为非基药降价在所难免。但我们认为,非基药招标将明显好于2011年基药招标,并且好于市场预期。从已经公布2012年非基药招标中标结果的青海、甘肃、新疆、陕西等4省来看,一些上市公司的核心产品招标价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市场一直担心“双信封”会被非基药招标采用,但目前已经公布2012年非基药招标方案的8个省份中,只有青海和安徽采用“双信封”。而安徽招标方案在2011年4月已经公布,但一直未推进,可以看出政府对非基药“双信封”持审慎态度。今年3月,广东、海南最新公布的非基药招标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均未提及“双信封”。我们认为,“双信封”得到的认可度越来越小,在后续各省非基药招标中被采用的可能性较小。
已经公布非基药招标方案的8个省份中,均沿用了质量分层规则,将不同质量层次药品分组竞价,避免了基药招标不区分药品质量而导致的低价恶性竞争,药品招标原则回归“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质量分层使得专利药、原研药、独家品种等质量层次较高的药品享有一定的溢价,鼓励企业研发创新。
东方医药网政府也已开始思考关于药品招标转向的问题。今年3月,国务院《医改工作“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和评标办法,既要降低虚高的药价也要避免低价恶性竞争”。我们认为,药品招标的政策已有明显转向。基药的政策方向也将传导到非基药招标中,招标政策逐渐趋于良性。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