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药网! 医药分类
专属代理VIP渠道
您关注的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提交电话,厂家马上单独电话您价格!
明星药品批量进基药目录 海外药企或陷入两难境地
发布日期:2013-03-19 | 浏览次数:
东方医药网导读: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想让旗下的药品进入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下称“新版目录”)。面对新版目录,海外药企陷入了两难境地。
近日,卫生部公布“扩容”后的新版目录,部分外企经营的重磅明星产品对应的通用名入选,包括辉瑞的络活喜(通用名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与心绞痛)、诺华的代文(通用名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保护心脑肾)、赛诺菲的波立维(通用名氯吡格雷,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
“不仅是明星产品,新版目录大幅增加了外企药品的品种,通用名入选对于外企算是一个难题。”中国外资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一位管理人员对早报记者说明。
众所周知,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药品,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2009年版目录包括307种药物,新版目录则收入520种药物。基本药物的招标采用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等制度,但往往会出现价低者得的现象。
前述管理人员称,外企如果参加招标,就意味着要降价,与国内的仿制药相比,外企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投入较大,价格不可能达到与仿制药相的程度,否则质量上就没有保证了。
据称,前述外企明星产品在全球销售额动辄以数十亿美元计。以波立维为例,据国外专业生物医药网站GEN的统计,其在2011年与2012年合计为赛诺菲带来55亿美元的收入。
需要强调的是,前述明星产品在国内有着大量相对价格较低的仿制产品。
而外企如果不参加招标,或许意味着市场的萎缩。上述管理人员进一步解释称,这意味相关产品要退出基层市场,而且,由于国家要求二、三级医院也要求使用一些基药,所以外企的这一传统市场也可能会被蚕食。
在《卫生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有规定,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至50%,其中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应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30%。
实际上,参加招标有着“价跌量涨”的微妙关系。此前,有国内药企负责人向早报记者表示,降价中标意味着药品可以向基层医院覆盖,销售渠道能够拓宽,销量增大带来的利润是否能够弥补降价这部分的差额,要综合考虑。
在2009年版的基药目录中,辛伐他汀(降血脂药物)入选,默沙东将该通用名对应的明星产品“舒降之”的药价,相比发改委规定的最高限价降了超过50%,在多个省份参加招标并中标。不过,默沙东并没有公布这款药此后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具体营收情况不得而知。
前述RDPAC管理人员称,舒降之的降价行为属于特列,默沙东有着自己的商业策略,并不具有示范效应。
需要说明的是,明星产品不主动降价,也有进入地方基药中标目录的先例,并不完全是价低者得。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