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药网导读:正骨膏,又名“中华第一膏”“中华神膏”,原名“济生膏”、“生氏膏药”,“81味中药,组方经典,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接骨续筋、强筋壮骨、补肾添精等强大功效,为清康熙年间宫廷御医----生作梅老先生首创,疗效显著,自古誉满京津鲁冀、东北、江苏等地区。”(《山东滕州志》最早有记载)。
《中华药典》经典组方
拼音名:ZhengguGao
英文名:
书页号:Z7-31
标准编号:WS3-B-1305-93
【处方】当归125g木鳖子125g党参125g 紫草125g防风125g延胡索125g 陈皮125g熟地黄125g羌活125g 枸杞子125g象皮125g赤芍125g 川牛膝125g苍术125g人参125g 豹骨125g海桐皮125g附子125g 天麻125g玉竹125g僵蚕125g 白芷125g补骨脂125g白术125g 黄芪125g透骨草125g锁阳125g 大黄125g远志125g淫羊藿125g 独活125g白芍125g续断125g 半夏125g粉萆解125g细辛125g 秦艽125g川乌125g干姜125g 天南星125g山药125g草乌125g 牡丹皮125g泽泻125g木瓜125g 红花125g降香125g五加皮125g 巴戟天125g地黄125g苏木125g 血余炭125g骨碎补125g肉桂300g 三七125g肉苁蓉125g没药125g 佛手125g白及125g牛黄 15g 乳香125g穿山甲125g龙骨125g 血竭125g地骨皮125g麝香 13g 儿茶125g鹿茸125g冰片300g 珍珠 25g木香125g
【制法】以上八十味,乳香、没药、血竭、儿茶、龙骨、三七、鹿茸、肉桂分别研成细粉;珍珠研成极细,与牛黄、麝香、肉桂、冰片配研,过筛,混匀;其余当归等 六十八味分别酌予碎断;取麻油30kg置锅内加热至温度不超过 240℃,将象皮、龟甲、 穿山甲、苏木、降香、熟地黄、杜仲七味炸至枯黄色,再加入余药炸至枯焦色,去渣, 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待油温降至 270℃时,加入红丹14Kg,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乳香、没药、血竭、儿茶、龙骨、三七、鹿茸等七味细 粉,搅匀,分摊于布上;在摊成的膏药中央,加入 0.65g珍珠等五味配研的细粉,即得
【性状】本品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检查】应符合膏药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功能与主治】舒筋接骨,活血止痛.用于筋骨疼痛,跌打损伤,接骨续筋.
【用法与用量】温水洗净患处,再用白酒擦洗.将膏药加温软化,药粉捻匀,贴于患处.贴 5~7 日取下,隔 1~2 天后再以前法贴之.伤重者可另换膏药贴之.
【规格】每张净重38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