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药网导读:经常有患者说:“以前我吃缓释片,但是现在医生给我改成了控释片。”那么,这两种剂型有什么区别呢?
缓释片
在有些药物的包装上,写着“SR”的字样,这代表是“缓释片”。缓释片比普通片释放得更持久,不仅提高了长期作用的疗效,也大大方便了患者。有些疾病需要在24小时内多次服药,若采用缓释片,可以从每24小时用药3-4次,减至1-2次,这显著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此外,由于缓慢释放,病情波动少了,用药总剂量也变少了,可谓是“小投入大回报”。它还能延缓胃肠粘膜对药物的吸收,具有对胃肠道刺激小等优点。多数缓释片不能碾碎或掰开服用,否则药物会迅速释放,一则达不到长效治疗的目的,二来可能引起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
控释片
控释片是缓释片的“升级版”,是对药物释放要求最高的剂型,享有“最聪明的药”之美称。控释片有一层“坚硬的盔甲”,消化液只能在上面打个洞,让里面的药缓慢、匀速、恒量地释放出来。胃肠不好的人,还能整片地将药物排出体外,如此以来,血药物浓度更平稳,也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多数情况下,缓释片和控释片的区别不明显。但涉及到对剂量要求严苛的药物,如洋地黄毒甙(强心剂)、硫酸吗啡(镇痛药)等,差异就显现了。这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危险剂量较接近,若掌握不好,治病就可能变成致命了。而有了控释片,药物起效剂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掌控。如今,临床上有不少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药物,采用了控释剂型。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使用较多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它表面就有一道划痕,患者可以遵照医嘱掰开服用。
缓释片和控释片是生产技术的不同,有些是在药片表面有一层膜,膜的差别。前者一般是使药物持续12小时释放,而后者则24小时,因此,一般的缓释片要求服用每天2次,而控释片是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