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药网导读:这几天,到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横溪卫生院)看病的患者都会看到一则通告:“病友同志们,我院被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扣款达1500多万,致药品采购受到限制。目前只能采购抢救药品和基本药物,造成看病更难,敬请谅解。”这则消息近一周以来一直在医院的大型LED屏上显示。“公立医院也会"哭穷"?”大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2月14日 《钱江晚报》)
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是该县较为知名的乡镇医院,负担着横溪镇居民的医疗保障。然而,他们目前面临着“断炊”之虞—药品供应出现了断节。究其因,是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扣款达1500多万,而该院拖欠医药公司1100多万元的药款,医药公司因故停止向医院供药,导致其药品采购受到限制。
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为何克扣医保费用?原来实行医改试点,当地对试点新农合医院有均次住院费用控制标准,作为医改试点,横溪卫生院的均次住院费用控制标准为2500元,超过了这个标准的部分,医保则不予拨款。该县卫生局的一个负责人称,造成财政断供的尴尬有几个原因:其一,均次住院费用控制标准是依据2008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明显偏低;其二,药品价格总体上涨,住院医疗的成本增加;其三,农医保报销额度从40%调整到80%,病人负担减轻,更愿意延长住院时间。
对以上三点原因,笔者以为,第一点才能真正罪魁祸首。制定一个定点医院患者医保的均次住院费用控制标准,应当依据上一年度的人均情况,拿数年前的标准衡量现在的患者住院费用,不合时宜。而其他两点理由,不堪一击。药品涨价有其独特的原因,比如工人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即便是药品价格存在严重的水分,也该是物价部门审核的事。再者,预防药品虚高,不是有招标程序在制约吗?另外一个理由也很牵强,医保报销额度增加,体现政府承担社会医保的善意。病人负担是减轻了,但住院时间越长,保险比例越低,小病大养的患者应该不会太多,毕竟,就算医疗全免费,住院治疗还是要耽误自己和陪护自己的亲属创造财富的时间。
显然,横溪卫生院属于医改试点医院,已经实行了药品零差价。这个前提意味着,医院已经抛弃了以药养医的陈旧理念,没有了在患者身上过度医疗的邪恶念头。当然,横溪医院卫生院的均次住院费用控制标准连续三年超标,除了卫生局那位负责人给出的理由外,是否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猫腻?这也需要深究。但是,它不能成为不划拨超额医保的理由。相关部门克扣医院的医保报销费用,造成了医疗受到影响,这的确是不应该的。
医保是政府的责任与担当,老百姓的医疗保障和健康保障不容小觑,医院“亏空”,遭殃的是老百姓,医院的购药供给岂能随便断?另外,那位副县长的态度也值得玩味,他说,无论医院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该用这样的招儿向有关部门施压。横溪医院在大型LED屏上发布“哭穷”告示,或许有施压的味道,但不如此,政府会心甘情愿地让均次住院费用控制标准与时俱进吗?
总之,确保老百姓不打折扣地享受社会医疗保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