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药网! 医药分类
专属代理VIP渠道
您关注的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提交电话,厂家马上单独电话您价格!
中药企业“走出去”必须攻克三大“短板”
发布日期:2015-03-10 | 浏览次数:
一直以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企业“走出去”,一些企业也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天士力、同仁堂、片仔癀等企业纷纷布局。
  
  “‘走出去’是企业都要做的事情。”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贺庆告诉,作为传统中成药和大健康企业,国际化视野肯定也是未来要走的路。但是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并不匹配。
  
  中药企业“走出去”还面临很多困难。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在国际上还没有得到较好认可,目前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贺庆认为,一是法律上的“瓶颈”,二是国际上的一些标准和技术要求和国内不同,三是中医有些传统理论和文化与国外存在差异。企业“走出去”首先需要攻克上述“短板”。
  
  企业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从中成药出口方面可窥见端倪,欧盟市场尤其是英国市场继续下滑。受欧盟植物药审批及其延续性条款(英国于2014年5月1日禁止在本国销售未经注册的传统药)的限制,2014年我国中成药出口欧盟市场1100余万美元,同比下降5.85%。
  
  “单独的药品‘走出去’已经举步维艰。”于志斌认为,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好方法。“一带一路”也是秉持着服务贸易“走出去”的想法,以医带药,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而且,由于中药材行业相对比较传统,跨境的电子商务还没有发展起来,未来肯定也是大趋势。
  
  谈及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黄建银曾公开表示,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出口中医药产品,提供中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医药理论和医学知识,输出一种健康的养生理念、生活方式。中医药服务贸易是在打造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对于如何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业内专家建议,应该鼓励中医药机构到境外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并开展中医药技术推广、文化交流、科研合作。同时,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推广。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