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融成溶液、混悬液或者乳液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凝液中。滴丸剂是固体分散体的一种形式。近年来,滴丸市场发展如火如荼,而中药滴丸剂更是一把利剑,如日中天。小编来挖一下滴丸的发展史,带大家看看滴丸是怎么来的。
滴丸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早在1933年丹麦Ferrossan制药公司首次制成的维生素甲丁滴丸,相继报道的有维生素A、AD、 ADB1及ADB1C苯巴比妥及酒石酸锑钾等滴丸。此后由于制备工艺、制造理论尚不成熟,不能解决生产上的问题,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因此以后这个剂型销声匿迹了。
国内滴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有用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用植物油为冷却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报道。1958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酒石酸锑钾滴丸。
60年代末,我国药学工作者受到西药倍政灰黄霉素制成滴丸的启示,辛勤的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后,使
滴丸剂的理论、应用范围和生产设备等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
我国芸香油滴丸(1968年)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幕。1971年我国就上市了芸香油滴丸。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的苏冰滴丸标志着中药滴丸剂的研究水平向前迈进了一步。
1977年我国药典开始收载滴丸剂型,使中国药典成为国际上第一个收载滴丸剂的药典。可以说,滴丸剂已成为我国独有的剂型。滴丸剂既可供内服、外用和局部使用,亦可制成缓控释制剂,是一种开始引人注目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剂型。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有12个省市约20家药厂生产20多个滴丸品种。
滴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有很多功能不同的滴丸,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对症下药,选择适合自身症状的滴丸,还要选择正规的滴丸厂家,购买正品滴丸。东方医药网提供最权威的滴丸招商信息,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