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外用药物,贴在皮肤上能起到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但由于部分患者是过敏性肤质,且膏药的中药成分多种多样,难免会对某些潜在的物质会产生皮肤红肿、水疱、瘙痒等,出现该情况时,我们该如何应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惑。
应对方法:
1、首先,曾经有过过敏史的患者最好选择有透气孔的产品,便于皮肤呼吸透气,不至于出现闷痒的情况。
2、在贴膏药之前,应当用沾了温水的毛巾将患处擦拭清洁,等到干燥后再把膏药贴在皮肤上
3、。如果患处有起泡的症状,就先暂停使用膏药,以免水泡破溃感染造成发炎。应当用酒精在表面进行消毒,等到情况好转之后再贴膏药。
4、膏药都有一定的时效性,通常为12小时或24小时就要取下来。因此在粘贴膏药时,要计算一下揭膏药的时间,以免粘贴太久出现过敏。
过敏情况严重者,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可以去药店买抗过敏药吃比如说扑尔敏就可以,效果很好。但是在过敏之后要禁止使用太热热的水冲洗。同时也可以使用白醋擦洗。
5、最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让医生给出最好的救治方法,还要了解注意事项,并且要了解自己对于膏药中何种物质过敏,避免以后出现同种情况。
膏药过敏是一种常见现象,如若发生该种情况也不必太过慌张,只要正确处理便会很快缓解。不过同时提醒我们在使用膏药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膏药使用的适应症和膏药的禁忌人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还有相关疑问的可通过东方医药网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