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膏药历史久远,应用广泛,老少皆宜,且多为中药成分,千百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专业配方肯定没有错。无论如何,相对于西药和口服药来说,贴不好也贴不坏,所以在平时选购和使用膏药贴上不会那么谨慎和仔细。专家提醒,消费者抱有这种心态其实是不对的,很多时候在膏药的作用下,疼痛确实得到了缓解,但治标不治本,真正的病情就被掩盖了。所以,膏药不能自行乱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乱用膏药贴的危害:
1.骨折贴膏药 畸形愈合还不知道
周先生4岁的儿子在幼儿园摔倒伤了胳膊和手指,在朋友的推荐下他给儿子使用了一位中医开出膏药贴,在家贴了几天后,孩子的痛感基本消失了,周先生和家人都认为膏药的疗效挺好的,就继续坚持给孩子贴。可是一个月后,孩子受伤的胳膊活动时非常疼,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其实孩子摔倒时,肢体已经骨折(骨科),但是使用膏药后,缓解了疼痛,延误治疗,骨折(骨科)的肢体已经畸形愈合,需要断开重新复位。
对此,专家表示,一般的外用膏药对于摔伤、扭伤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从医学上讲,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膏药或许对缓解疼痛、消肿有一定疗效,但是终归是治标不治本。
2.痛风贴膏药 加重病情
很多人关节疼痛,都会自己到药店买一贴膏药贴到疼痛部位,但是如果关节疼痛是痛风(风湿科)导致的,贴膏药不但不会减轻痛苦反而还会适得其反,膏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加重局部充血,加重疼痛。
3.贴膏药贴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湖北的胡女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家医院给她开了口服药,并让她坚持在背部5个部位贴膏药。第一次贴药后,5个部位不同程度地出现红、肿、痒等不适,但她仍坚持贴了两次,背部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后来,她在肿痛的皮肤上抹“扶他林”药膏,结果越发火辣疼痛。无奈之下,胡女士只好到医院皮肤科医治,经诊断,其背部红、肿、痒为反复贴膏药产生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皮肤科)”。
乱贴膏药,或是贴膏药的时间过久,都会刺激皮肤,使皮肤产生过敏,出现发红、发痒、丘疹、溃烂,甚至引发炎症。
目前膏贴类医疗器械产品在市场上层出不穷,购销渠道缺少制约,消费者在选购时应十分谨慎,除使用不当,药不对症外,部分药膏自身就是伪劣产品,其危害更不容小觑。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膏,杜绝推销式的药膏贴。希望消费者谨慎选购,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