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方医药网! 医药分类
专属代理VIP渠道
您关注的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提交电话,厂家马上单独电话您价格!
辅助用药市场到底该如何收场
发布日期:2016-08-15 | 浏览次数:

辅助用药是很多医生在给患者开药品处方上多会写上的,辅助药品是否对治疗疾病有比较好的作用呢?通过下面的一些资料我们将会有所了解。

辅助用药,这个略显生僻的名词到底是什么?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干荣富寻遍相关文件,发现国内对此并无官方定义,决定权全在医院。例如免疫调节药胸腺肽,在上海的区级医院属于辅助用药,在肿瘤医院却属于治疗性药物。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PubMed 的解释,也颇为模糊——有助于「增加主要治疗药物作用」或「疾病和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物。

由于治疗病种多、适用科室广、用量奇高,辅助用药在国内被戏称为「万能神药」。神药之「神」,就在于似乎「什么病都能治」。

不过,「万能神药」的寒冬正悄然来临。2016 年 7 月 14 日,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管理的通知》,列出了第一批 50 个重点管理辅助用药目录。而此前一年,包括北京、云南、安徽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公布了辅助用药目录、重点药品监控目录,以杜绝不合理用药、减轻医保支付压力。
 

不过,用行政力量管控辅助用药,还是招致了争议。「谁主谁辅的问题都难以说清,又怎么能说谁优谁劣呢?」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爱勤发表文章质疑。

上海某三甲医院药剂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各省市的辅助用药名单中,的确有临床上常用的特殊用途药物——奥美拉唑常在胃部手术后用于抑制胃酸分泌,血必净注射液用于止血「还是蛮给力的」。

但是,辅助用药究竟有多大效果,就连业内人士也说不清。前不久,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博士管晓东曾听人说起,一种德国进口的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用量最大的竟然是骨科医院。「说它没效果吧,骨科医生觉得它有助于恢复;但查遍各国的治疗指南,这种药都不是推荐用药。」

「辅助用药也是药,既然通过了上市审批,多少会有一定效果。它的最大问题,在于治疗环节的滥用。」管晓东说,纯治疗性药物过量使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医生不敢贸然多开。而辅助用药增加一两倍剂量,「吃不死人」。

小牛血类药品,更是常遭滥用质疑。「简单来说,这些药不能直接杀灭病毒,也不能抗炎,起到的只是辅助治疗的作用。」2015 年底,有媒体曝光辅助用药的滥用问题,就曾点名小牛血类药品。

「类似的辅助用药一旦进入科室,几乎就能坐等收钱。」北京资深医药销售代表舒雨(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些辅助用药的回扣更高,「如果低于这个价,医生便不愿意开你这个药」。

在国内的医疗体制中,医院用药占药品销售 80% 甚至更高的份额,相关科室自然成了几乎每家药企的必争之地。

药品想要进入医院,需要院方药事委员会成员投票通过。包括主管院长在内的药事委员会专家,是药企「公关」的重点对象。

舒雨透露,想让医院采购,一些院长要收「进门费」。「一个品种 2 万左右,这还是几年前的价。一些用量大的辅助药品,没有硬关系根本插不进去。」除此之外,和院长「维持感情」也必不可少:逢年过节送红包,经常请吃饭,随时处理院长电话交代的事。

药剂科主任和各科室主任,是药企「公关」的另一大目标。一些不端的科室主任向药剂科提出用药计划,药剂科主任再转给院长后,药品就可以进入医院了。

不过,药品想要完成最终的销售,还得「激励」科室医生多开处方。通常的做法是,医药代表在药剂科找个人,每月或每季度统计一次医生的开方量,据此给医生回扣。

目前,医院的开方权主要掌握在西医手中,「在以西医为主体的医疗体制下,很多西医本来就对中医治疗不『感冒』,加之中药注射剂的争议很大,未来相关企业的转型恐怕无可避免。」

一旦受目录限制,公立医院不敢大量使用,药品的销量将急剧萎缩。而公立医院恰恰是一些厂家的销售「主战场」,想要一下子打开药店、民营医院等渠道,难度很大。

在产品结构显著变化前,企业低估值将是常态。不过,干荣富相信,这些长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不太可能因为医疗机构的「驱逐」而走向绝路——内蒙古售药风声渐紧,可将尚未出台政策的省份作为突破口;就算在内蒙古被列入辅助用药,某些医院可能还是会需要。「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药品的医院,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否则难有出路。」

辅助药品的最大出处还是医院,很多医院的院长、医生都是以自身利益为重,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最低层,相关部门还是需要对这样的现象加以管理的,不然受害的永远只有老百姓。

文章推荐

找产品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