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0 yao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近年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严格按照国家总局及省、市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以贯彻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总局《办法》)为抓手,以落实省民生实事为引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更新工作理念和思路,精心设计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落实经费保障,全力推进市场(超市)检测体系建设。目前,全市范围内90%以上的市场(超市)按要求落实了自检工作,有近400家农贸市场对“肉、菜、鱼”等消费量大的主要品种做到天天检,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信息,有效保障了市民“一日三餐”的菜篮子安全。
一、以贯彻落实总局《办法》为抓手,统筹谋划市场(超市)自检工作
从近几年我局日常监管工作实践来看,面对数量庞大的食用农产品经营者,仅靠基层监管所有限的监管力量显然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效,关键还是要强化落实开办者与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对此,我局及时就如何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总局《办法》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将督促指导市场(超市)落实自检工作作为突破口,在全市范围内强力推进,并力求通过市场(超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示范作用带动小士多、食杂店等其他经营单位的监管,以促进我市食品经营行业监管效能的全面提升。针对前期市场(超市)自检工作中存在的:部分检测室环境简陋,设备陈旧;检测人员多由市场管理人员兼职,业务不熟练;基层监管部门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对检测工作技术指导不到位等导致检测能力和成效低下的问题,我局及时采取购买技术服务、开展专业培训、强化行政监督等举措,逐步建立起市场(超市)自检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经多方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市场(超市)落实自检、各区局及监管所每周定期到市场进行巡回快检、市级检测机构及市局委托的第三方法定机构开展监督抽检等在内的三级检测体系,对有效防控我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以落实省民生实事为引领,分类推进市场(超市)自检工作
2016年3月,广东省政府将“全省1000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作为全省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在受领省局下达给我市160家农贸市场快检工作任务后,我局对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的自检工作进行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将市场(超市)快检工作作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重点工作,统筹计划,一同推进,并决定在落实省民生实事的基础上,追加开展我市中心五区农贸市场“肉、菜、鱼天天检”项目。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分三个层次推进:一是在全市选取160家重点农贸市场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并逐步将其建成全市的重点监测站;二是在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5个区)每天开展“肉、菜、鱼”快速检测(“肉”重点检测猪肉、猪肝,适当兼顾牛、羊肉,检验项目包括“瘦肉精”、水分等;“菜”重点检测叶菜、豆类等,检验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等;“鱼”重点检测鲜活类,适当兼顾贝壳类等水产品,检验项目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让广大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成效;三是督促全市其他各区市场以及大型超市抓好自检制度的落实工作,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市范围内已有700多家市场(大型超市)按要求落实自检工作,覆盖率达90%以上。
三、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全面提升市场(超市)自检工作效能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的重要考评内容之一就是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此,我局紧紧抓住创建工作这一有利时机,将推进市场(超市)落实自检工作作为强化食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开展技术指导与帮扶等举措,全面提升我市市场(超市)自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着力强化广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近年来,结合《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广州市市、区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托专业技术机构及本系统处(科)室的业务骨干作为师资力量,分批组织全系统基层监管人员以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肉菜市场、大中型超市及农产品连锁店的开办者与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通过现场或视频方式累计开展法律法规宣贯及快检技能、系统应用与设备操作等专题培训40余场次,参训人数达6000余人次,对食用农产品的经营主体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二)保障工作经费,落实技术指导与帮扶,不断提升市场(超市)的自检工作水平。今年3月在受领省局下达的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后,我局特向市政府申请追加了1125万元的专项经费(加上2016年原有预算经费,使市一级的农贸市场快检工作经费总计达到1505万元)。利用这笔经费通过为市场检测室更新自检设备配置、补充试剂耗材以及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等措施,支持、指导和规范市场的自检工作。经公开招标引入3家技术服务机构,探索推行以“市场开办方自检为主、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指导为辅、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配合监管部门实施监督”的快检新模式,保障市场自检室的正常运行。通过“财力支持+技术指导+行政监督”的运作方式,既提高了市场自检工作的准确性,又确保了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的主动性和常态化,促使我市农贸市场的快检工作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据统计,2016年我市市区两级监管部门累计投入市场(超市)自检工作经费2708.71万元,截至10月底,共快检食用农产品512715批次,下架销毁不合格食用农产品6617.94公斤。
(三)注重做好公众服务与社会宣传,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为积极配合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我局主动邀请媒体开展舆论宣传与监督,通过公开的宣传报道,既让公众了解我市农贸市场快检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升对食品安全的知晓度与满意度,也让媒体和市民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好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市区各级食药监部门积极配合,着力将中心五区市场落实“肉、菜、鱼天天检”项目打造成政府的便民服务工程,让广大市民对创建工作有更加直接的获得感。率先在越秀区试点开展“免费为市民检测食品”服务,每周定期接受群众送检,并及时告知市民检测结果,力求做到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通过广泛宣传,主动服务,与社会各界共同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氛围。
下一步,广州市局将紧紧围绕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主线,继续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江南果蔬、黄沙水产等大型批发市场的检测经费投入,有效防控外来食用农产品输入性风险;在从化、增城、花都、番禺等几个区域的市场,重点增加本地自产自销食用农产品的检测频次,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产销对接,注重做好原产地与我市批发市场以及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尽快完成快检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食用农产品在市场销售环节的全程可追溯。与此同时,将在天河等几个条件成熟的区局继续试点开展“免费为市民检测食品”服务,并逐步拓宽活动范围、增加服务项目,力争把这件深受百姓欢迎的民生实事做细、做实、做到位。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