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0 yao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异山梨酯两药药名只有一字之差,那么这两种药物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临床上常用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剂型有注射剂、平片(普通片剂)、缓释片等。本文从两药的化学结构、不同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适应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方便床用药选择。
不同点
1. 结构比较(1):
单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异山梨酯
图1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结构比较
图1分析:
硝酸异山梨酯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构上只有一个官能团的差异,硝酸异山梨酯5位碳原子上为硝基,单硝酸异山梨酯5位碳原子上为羟基。
2.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1):
表1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体内生物转化比较
分析:
5-单硝酸异山梨酯是硝酸异山梨酯的活性代谢产物,实际上硝酸异山梨酯硝基还原为羟基即得到5-单硝酸异山梨酯(亦称为单硝酸异山梨酯),此为硝酸异山梨酯体内生物转化的一种形式(1)。
表2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药动学比较
分析:
1.静脉制剂药物直接入血,因此两者均无肝脏首关消除效应。
2.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更适合控制急性病症。
3.研究表明5-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注射液起效、达峰、达稳态血药浓度时间明显延迟于等剂量的口服制剂,而且5-单硝酸异山梨酯各种制剂之间药动学差异较小(见表2、表3、表4),均起效较慢。静脉推注虽可明显加快其起效时间,但可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和难以预计的后期药物蓄积效应,因此5-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制剂缺乏合理性,欧美国家亦无该剂型用于临床。因此不推荐使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2)。
4.硝酸异山梨酯用法:初始剂量1~2mg/h,根据个体需要每5~15分钟以1mg/h的增速调整剂量,剂量上限一般不超过8~10mg/h。硝酸异山梨酯经导管冠脉内注射剂量为2mg/次(3)。
表3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平片药动学比较(3)
分析
1.硝酸异山梨酯平片口服、舌下含服均有效。
2.硝酸异山梨酯平片舌下含服较口服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急症患者建议舌下含服;需长期治疗患者,推荐口服用药。
3.单硝酸异山梨酯平片只能口服给药,因为其药动学特征决定其不能快速起效,因此舌下含服并不能迅速缓解冠心病急性症状。
表4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药动学比较
分析:
硝酸异山梨酯有肝脏首过效应,单硝酸异山梨酯无肝脏首过效应。一般情况下,有首关效应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会下降。因此一般5-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生物利用度较硝酸异山梨酯高(见表3、表4)。
机体易对硝酸酯类药物产生耐受性是困扰其临床应用的主要问题,任何剂型使用不当均可导致机体耐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1次/d给药,可提供10~12h的硝酸酯低浓度期,即可避免耐受性的发生,又可预防反跳性心绞痛,适宜于长期治疗。考虑药品使用方便性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维持治疗推荐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3)。
注意:文中药动学参数参考指南共识及药品说明书。由于药品存在厂家差异,部分药品的药动学特征与指南不符,请以具体的药品说明书为准。
相同点(1)
1.药理作用:一氧化氮供体,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升高cGMP,激活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松弛血管平滑肌等。
2.不良反应:头痛、低血压、眼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心率加快、高铁血红蛋白升高
3.相互作用:不宜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合用;与肝素合用,注意调整肝素剂量。
4.禁忌证:对硝酸酯过敏、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收缩压小于90mmHg的严重低血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重度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心肌压榨或缩窄性心包、限制性心肌病、使用磷酸二酯酶患者、颅内压升高者。
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适应证相似,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相同。主要差异在于两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不同,这也决定了两药临床应用上的差异:
用于急性心梗时,两药推荐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片舌下含服,不推荐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长期治疗和预防,口服两种药物的平片和缓释片均有效,考虑避免硝酸酯类药物耐药性的发生以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推荐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
审稿人:刘宪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主任药师
参考文献
1.相关药品说明书。
2.中华内科学专家共识: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
3.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规范化应用的专家共识。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