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0 yao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关要求,采取精简审查环节、实施精准扶持等九项措施,释放食品药品企业发展空间,优化公共服务环境,助推辽宁食品药品产业发展。
一、创新食品生产许可,推行一企一证
采取整合许可申请资料、实施一企一证等食品生产许可改革措施,将申请资料的填报方式调整为按企业填报,企业申请许可时一个企业只需填报一套申请资料,即“一企一书”方式,结束了以往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需要按照产品类别分别填报的历史。既缩短了食品生产企业办理许可的时间,也解决了“一企多证”及不同证书有效期不统一的问题,减轻了企业重复提交许可申请资料的负担。全年,完成全省食品生产企业多证合一1119家,整合证书2908张。
二、整合化妆品生产许可,实施两证合一
将化妆品生产企业持有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进行合并,统一办理一个证件,解决了以往化妆品生产企业需申请两个生产许可的复杂过程。全年,符合条件的53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许可全部换发完毕。
三、精简审查环节,焕发企业活力
为加快已停产药品生产企业的复产进程,让企业焕发新的活力,将药品生产许可证换发和药品GMP证书换发两个事项的审查过程合二为一,优化审批流程,执行“一次性受理、一次性检查、一次性审批”,大大缩短了企业办理复产手续的时间。同时主动为企业服务,持续开展对正在改造企业的帮扶和指导,对于没有能力改造的企业,引导其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再获生机,重新走上发展之路。
四、完善服务指南,提升审查效率
对药品注册环节涉及的50项审核、审批、备案事项和医疗器械注册涉及的15项行政许可及备案事项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完善服务指南,优化服务流程,并在网站进行公示;对药品注册申请的审查实施压缩审批时间,进一步提升行政许可审查效率;对部分医疗器械产品实施注册核查和技术审查过程优化,缩短产品注册总体时间,助推企业研发产品早日上市。
五、促进转型升级,推动健康发展
从全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中,筛选近30家符合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潜力、有在建项目、急需政策指导的企业作为省食药监局定点联系的重点企业,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六、鼓励研发创新,实施精准扶持
为鼓励我省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制定了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精准扶持行动计划,首批选择了自主研发能力较强的8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实施点对点项目扶持,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指导企业研发项目,有效加快产品研发进度,计划用5年时间,推动形成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
七、加快技术转让,促进结构调整
为帮助企业加快技术转让步伐,采取举行药品技术转让企业对接会、开设药品技术转让服务专栏、公布技术转让需求信息、建立药品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平台、召开培训会等措施,助推药品生产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跑完技术转让“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促使相关药品生产企业调整仿制药品种结构,去除长期不生产、低水平重复的药品,扩大高质量的仿制药供给,提高国产仿制药竞争力。
八、注重学研结合,输送专业人才
为加快药械行业技术人才培养,通过与沈阳药科大学合作,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风险监测及分析》纳入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新课程,使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学到药械企业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知识,为我省食品药品企业和公共管理单位吸纳专业青年人才开辟了新渠道。
九、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公共服务
加强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推进阳光服务;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时限办结制;持续开展吃拿卡要与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优化服务环境工作专项整治;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采取上述措施释放企业发展空间、助推产业的同时,省食药监局还在以往继续夯实监管基础上,整合全省监管系统力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获证后1个月内现场检查,3个月内进行产品抽检,化妆品生产企业年内全覆盖监督检查,坚持放管结合,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履行政府部门监管职责,筑牢安全底线,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