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0 yao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近日,一则新闻吸引了同行目光:
众多同行一眼认出上文抗过敏药就是「扑尔敏」(补充:马来酸氯苯那敏)。氯苯那敏作为抗组胺药中的代表药物,广泛用于普通感冒、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医生对症下药没错,可儿童感冒过敏,首选药真的它吗?
抗组胺药有两代,代代不同
抗组胺药物主要是组胺 H1受体拮抗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非特异性抗变态反应药,一般将其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它能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组胺 H1受体,使组胺不能同 H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过敏反应的作用。
一代or二代,临床应用如何选择?
1.不同疾病,选择不同
(1)普通感冒: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2]
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患者的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穿过血脑屏障、渗透入中枢神经细胞与组胺受体结合的能力,因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因此推荐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第二代抗组胺药:尽管具有非嗜睡、非镇静的优点,但因其无抗胆碱作用,故不能镇咳。
(2)变应性鼻炎:不推荐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3]
国内外专家制订的多项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均将口服 H1抗组胺药定位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首选用药或一线用药。
但由于第一代口服 H1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等)具有较强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在有条件使用第二代 H1抗组胺药的情况下,出于安全和临床疗效的考虑,不推荐使用第一代 H1抗组胺药。
(3)联合用药:单纯第二代抗组胺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联合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指出,慢性荨麻疹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可选择更换品种或增加2~4倍剂量,或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或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提倡同类结构的药物联合使用,如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联合。
2.儿童抗组胺药,选择应谨慎
儿童用药应选择合适的剂型,如糖浆、口服溶液等,并注意年龄限制。药物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剂量品种应尽量个体化。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