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0 yao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作用及机理
中药泥灸作为现代人在传统蜡灸疗法、温敷疗法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实用高效疗法,创新发展了祖国温灸技术,它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根据分子医学理论、生物医学全息理论以及内病外治、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穴位、疏通脉络和药力热传导,安全高效祛除体内的风、寒、湿、热、毒,达到治疾病、防未病,扶本固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免疫力的功效。其作用主要有:
1.借热助阳
即借助热力,温壮阳气。这种被导入的热量,通过病灶处或特定部位在人体内可以激发精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2.开门驱邪
特殊穿透力的药物以最短的距离直达病灶,通过泥灸施灸于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给贼邪以出路。
3.以热引热
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借助热力强开外门,使毒热外泄,将致病物排出体外。
泥灸主要通过以下机理发挥治疗作用:
1.局部温热刺激效应
施灸区域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50~60℃,使皮肤内温度在局部形成一个热环境。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泥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还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瘢痕、浮肿、黏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2.经络调节机理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互相协调关系,主要是靠肌体自控调节系统实现的。皮肤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作用,头脑可以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和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这也是生物全息论的研究结果。医学已证明,即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肌体失调的一些反应(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由于泥灸的温热刺激,可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其他作用
泥灸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因为泥灸施于穴位,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调阴阳的整体作用,并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操作方法
1.去掉盖子,首先用微波炉将泥灸加热2~3分钟取出,搅扮均匀,根据融化程度再加热10~20秒融化备用(外界温度不同时间会有稍许变化)。
2.清洁皮肤,用热毛巾将皮肤热敷1分钟左右,待人体感觉泥灸温度适宜后(试温的时候可将手指放入融化好的泥灸中搅动十圈左右,感觉温度合适即可敷泥),将其摊涂于病灶处、阿是穴(疼痛处),厚度1~2厘米,盖上防水透气纸(一次性床单)或用保鲜膜替代,再盖上保温用的毯子,40~50分钟后,取下泥灸,清洁泥灸与敷泥部位即可。
适宜人群
1.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2.患有慢性疾病或久病体虚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
3.需要进行体质调理的人群。
4.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
适应证
泥灸在临床医学上的作用非常广泛。可促进肿胀消退、组织修复;起到缓解关节痉挛,减轻肢体疼痛,增加组织弹性,软化瘢痕的良好作用。泥灸中还含有油脂,对皮肤有润滑作用,使之富有弹性,具有美化皮肤的作用。临床适用于风湿骨痛、软组织损伤、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治疗。还能够调整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使得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全方位调节各个脏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2
周易八卦中的乾卦,它是一把纯阳之火,根据中医的君臣佐使,达到最佳配伍,使具有搜毒、锁毒、攻毒、排毒之功效!!
• 1、据史料记载,以药入墨始于三国。其制墨家韦诞“参以珍珠、麝香捣细末合松烟墨下铁臼,捣万杵”,首开贵重药物入墨之先河。
• 2、发展至南唐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美誉,李墨指的就是墨官李廷珪所制之墨。宋人称其所制之墨为“天下第一品”。
• 3、北宋庆历年间曾出现过其墨价值一万钱的现象。
• 4、宋时,制墨家潘古采用民间配方“百草灰”制成“百草霜”治疗扭伤出血、通便等,广受百姓欢迎。
• 5、明清两代,药墨在民间广为流行,当时的商甲将士即使不通文墨,外出时身边常带,以备急用。成方如万应锭、八宝止血药墨等。
• 药理:已被历代名医载入史册。
• 1、晋代葛洪的《肘后方》载有“姜墨丸”治疗痢疾。
• 2、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研浓墨点眼”治疗“飞丝入目红肿”的记载,
• 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云“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晕崩中。”
由近五十味名贵中草药结合现代高科技萃取,发酵,沉淀,熬合,捶打成型,严格检验,并按古方包装出品;
主要成分
天然松烟墨粉
它采取的是松枝、松塔烧制的第四道远烟,它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那么细,通过热渗透+反渗透的原理,深入皮下5-10公分直达病灶。达到墨随血走,内通五脏六腑,外透经络肌肤之功效!
砭术是中医的六大医术之一,砭. 针. 灸. 药. 按跷和导引。
1.砭石有奇异的能量场,作用于人体可产生红外热 ,促进血液循环……
2.砭石接触人体表皮,在“微循环检测仪”监视器的屏幕上,可清楚看到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加快流动的状态;
3.砭石含有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锶的含量甚高,人体所有的组织都含有锶。锶对人体的功能主要是与骨骼的形成密切相关,减少钠吸收,与人体神经与肌肉有关;
4.摩擦此石可以发出2-200万赫兹的超声波脉冲
成分
1. 沉香 主治:降气温中,暖肾纳气。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 便气淋,男子精冷。
2. 蛇胆 性凉,味苦微甘;归经:膀胱经 功效:有行气祛痰,祛风去湿,治疗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皮肤热毒、口眼生疮、 肺热咳嗽、胃热疼痛、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均有功效。
3、 麝香 性辛、温、无毒、味苦。入经:心、脾、肝经。功能: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
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4. 藏红花 性温、味甘、微辛、微苦,性平;归心、肝经;体轻质润,入血行散功效活血祛瘀更通
v 5、防风:味辛;甘;性微温。 入膀胱、肺、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v 6、透骨草: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
7、乌蛇: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v 8、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v 9、艾绒: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外用灸法则能灸治百病 。
v 10、一口钟:一口钟味微苦、性平,主治胃酸、胃寒、胃痛、胃抽搐、胃部胀痛、通络祛风利湿等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该药具有降脂降压、祛风利湿等多重功效。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