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医药网导读: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宝”,其药用、滋补保健历史距今已有2600多年,自北魏以来即为进贡朝廷的珍品,历代皇家贵族都把阿胶作为贡品,滋补养生。那么,阿胶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让其如此盛名,千年不衰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来源
阿胶为驴的皮,去毛熬制而成的胶块。很久以前先民们发现久烹兽皮,其液汁可浓缩为一种黏稠物,用以粘物件,干燥后坚固难破,于是就发现“胶”这种物质。人们食胶后可增强体力,治疗某些疾病遂成为一种药物。阿胶药用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著“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论述。明《本草纲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阿胶为治疗吐血,衄血,血淋,血尿,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圣药也。”唐代以前阿胶的原料是以牛皮为主,兼用猪、驴、马等皮,至宋代由牛皮为主转为驴皮。《本草纲目》将驴皮胶称为 “阿胶 ",牛皮胶称为“黄明胶",明确分成两种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版药典均以驴皮制胶为“阿胶"。
产地
西汉《神农本草经》载“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列为上品。梁代陶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说明阿胶的原产地在东阿。现在的东阿县是1948年设立的。传说中与阿胶有关系的狼溪河、狮儿山、琉璃井、阿井等,就分布在这一带,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阿胶的原产地应该是这个地域。国内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东阿阿胶集团和山东福胶集团东阿镇阿胶有限公司亦就设在这里。
全国目前有50多个阿胶生产厂,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吉林、湖南、安徽、黑龙江、甘肃、内蒙、辽宁等省、市、区都有生产,以山东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80%以上。 山东阿胶以正宗地道而著称,不仅选料考究,工艺精湛,还与当地水质有密切关系。相传古法制胶,每年春季选纯黑健驴,饲狮儿山之草,饮狼溪河之水,冬宰取皮,用阿井水、狼溪河水,银锅熬,金铲搅,加入参、芪、归、芎、甘草等药汁,桑木柴文火煎炼三天三夜,冷凝切块阴干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