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中药饮片也在发生着变化,也就有了新型中药饮片的产生,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其中之一。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免煎饮片”等,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
其中,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其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传统中药饮片完全一致,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既能保证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的特点,优于中成药,又免去了病人传统煎煮的麻烦,同时还可灵活地单味颗粒冲服,卫生有效。但是,我国的中药颗粒饮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1、疗效尚不明确,根据中医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证明,几味药材一起煎熬,可以发挥的作用与颗粒简单配方不完全一样,比如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一起煎汤的疗效,显著强于将以上3种颗粒混合后的冲剂;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中,一起煎汤,不仅疗效显著强于将他们混合的颗粒配方,而且附子所含的乌头碱的毒性大大降低。研究发现,这是因为几种药材一起煎汤,期间他们所含的有效成分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合、络合、共溶等化学变化,达到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的疗效,而颗粒配方则没有或者很少有这些反应,使疗效大打折扣,这在许多配方上已有反应。
2、制剂厂家存在以次充好等现象,国家药典对药材的有效成分有要求,但单纯的成分分析有时并不与实践一致,如人参的叶子和须的有效成分远高于根,但是实践疗效显然根远强于叶子和须,于是厂家可以拿叶子来代替根,作为制剂的原料,节省成本,而药效则明显不如汤剂,送检却是合格的。
总之,
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内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仍需大力推广。主要因为我们起步比较晚,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从头开始。到目前为止,全国中药配方颗粒的产值大约为9-10亿元的规模,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目前来看,大量的临床应用资料显示,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煎剂相比疗效几乎一致,且更具有卫生、易服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