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药品信息证书编号:(苏)-经营性-2020-00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B2-20150023 Copyright ©南京瑞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2020 yao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
小肠间质瘤是胃肠道间质瘤(GIST)其中的一种,由于其对常规的放化疗均不敏感,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之后,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就是“小肠间质瘤手术后会复发吗?”事实上,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部分患者也仍面临着很高的复发风险。
幸运的是,针对中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在首次手术切除肿瘤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延迟、甚至避免患者出现间质瘤复发的情况,获得更大的治愈希望。
小肠间质瘤怎么治?
小肠间质瘤的治疗也遵循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原则。对于胃肠间质瘤来说,除了部分无症状的极小(<2cm)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大部分胃肠间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通过完善的术前评估和周密的术前准备,绝大多数的胃肠间质瘤可以获得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对于一部分评估后判断为无法根治性切除或手术风险过大的患者,则通过靶向药物的术前治疗,可以达到肿瘤缩减,从而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条件。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则需要接受靶向药物的治疗。
小肠间质瘤手术后会复发吗?
胃肠间质瘤手术后确实存在复发的可能。首次手术切除肿瘤后,在两年中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间质瘤复发的情况,且多数复发肿瘤切除后均会再次复发,预后不尽人意。
按照复发风险的高低,可以将小肠间质瘤分为极低复发风险、低复发风险、中复发风险和高复发风险;极低和低复发风险再复发的机会很小,一般定期复查就可以;中高复发风险的手术需要靶向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风险。不过,由于引起胃肠间质瘤的特定基因较为复杂,且容易发生突变,传统的靶向药如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等很容易产生耐药。新型靶向药瑞派替尼的出现打破了耐药的困境,被国内外多个诊疗指南定为胃肠间质瘤唯一的四线推荐用药。
瑞派替尼医保报销落地,晚期患者用药难大大缓解
今年3月1日开始,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四线治疗药物瑞派替尼逐渐进入各地的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药店,价格降幅约60%,加之不同比例的医保报销(各省市具体政策不同),患者购药的自付费用从每月4万左右降至几千元。目前,瑞派替尼已经获得国内多地医院准入,晚期患者用药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据患者反馈,目前已经准入瑞派替尼的医院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医保参保群众在这些医院住院或者门诊就医的时候就能直接购药报销。
针对谈判药品“进院难”现象,为确保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顺利落地,国家出台了“双通道”政策。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也同样享受医保报销。
总之,要判断小肠间质瘤术后会复发吗,须进一步评估复发风险,遵医嘱使用靶向药辅助巩固效果。同时四线靶向药瑞派替尼获得多地医院准入,门诊或住院购药即可使用医保支付,极大提高了晚期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添加客服微信
为您精准推荐